者东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近年来,镇沅者东镇充分发挥理论宣讲、非遗文化、节庆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依托本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打造“秘境哀牢 灵秀者东”文化品牌,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理论宣讲,深耕家国情怀之根。者东镇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活动阵地,持续发挥“党委理论宣讲队”“巾帼宣讲队”“青年宣讲队”“双语宣讲队”等志愿服务队职能作用,分赴辖区村组、学校、医院、企业等各相关行业部门,通过会议、座谈会、家庭会等形式,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将大理论化为小切口,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能接受的传播方式和语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截至目前,者东镇共开展“双语宣讲”“敲门宣讲”“火塘夜话”等理论宣讲活动共100余场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爱国主义专题讲座”、红色电影进村组等活动8次,共覆盖辖区2万余人。
非遗文化,承载民族智慧光芒。者东镇厚植民族文化魅力,丰富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对辖区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目前,者东镇共申报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野生铁核桃油压榨技艺、蜂筒鼓舞、《火塘茶》制作工艺、拉祜族苦聪人服饰(蜘蛛衣制作、树皮衣制作)、苦聪民歌、苦聪人拜祖习俗—篾搭拉神、三尖角粑粑制作技艺等。其中野生铁核桃油压榨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蜂筒鼓舞、苦聪民歌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者东镇共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宣传体验共10余次,覆盖600余人次。以非遗为平台,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互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风采和魅力,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节庆盛宴,共筑民族团结桥梁。者东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本地拉祜族(苦聪人)畲葩节等民族节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镇文化站、各村活动场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今年以来,共组建15支村级文艺队,开展电影下镇、送戏下镇、民族舞蹈下村等活动10余次;截至目前,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拉祜族(苦聪人)“畲葩节”活动,共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累计拉动经济约1亿元,极大地增强了拉祜族(苦聪人)的文化自信,有力地宣传本地优秀民族文化,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群众相互交融,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提高了“秘境哀牢 灵秀者东”文化品牌,为全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